姓名:於婷
学院: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
专业:应用化工技术
入学年份:2021年
毕业年份:2025年
就业单位: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
岗位:分析化验工
“化学实验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数据会带来怎样的惊喜。”这是於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四年前,她还是一个对化学充满好奇的实验小白;四年后,她凭借精准的实验技术和扎实的理论功底,成功入职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,成为一名分析化验工。
一、脚踏泥土来,心向星辰走
於婷来自安徽南部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父母务农,家里没人接触过化工行业。高考后,凭借对化学的兴趣,她选择报读7003全讯白菜主站7003全讯白菜网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。许多人并不理解这个选择,觉得这个专业对女孩子不太友好,但她却说:“兴趣是驱使你前进最好的动力。”
刚入校时,她对化学方面的知识并不多。为了赶上进度,在专业知识学习上,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与严谨的态度。课堂上专注聆听老师讲解化工原理、化工设备、化学反应工程等核心课程知识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。课后主动查阅专业文献和前沿研究成果,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通过系统的学习,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,还对应用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,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,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。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。
她利用周末恶补基础知识;主动联系老师寻求项目实践机会。她像一块海绵,不断吸收知识,也不断将所学应用于实践。
二、投身实践探索,提升应用能力
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。她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,在化工实验课程中,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操作,认真记录实验数据,分析实验结果,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大二时,於婷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《碳点的研究进展及壳聚糖为原料的微波法制备》项目。尽管只是学生身份,她却承担了负责查阅资料及整个项目文件的统筹整理两大任务。她第一次接触项目,也第一次面临“不知道从何下手”的迷茫。为了突破困境,她开始查阅大量文献,从中汲取知识,了解项目的各个流程内容,最终成功协助了老师项目的推进。
此外,她还参与了量子化学分子结构的探究,作为主负责人,她不仅承担着计算基态构型及电子性质,还负责指导项目成员对分子激发态构型的计算、分子光谱及分析分子及电子结构的变化等环节。
此后,她又参加多项赛事:
在校级“化工技能竞赛”中荣获一等奖;
在省级“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”中荣获二等奖;
在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赛中荣获二等奖。
在实践中,她逐渐明白:“真正的专业素养不是参与过多少实验竞赛,而是你是否能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”
三、多维成长,软硬兼修
除了技术实力,於婷还具备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。在校期间她担任班级学习委员,积极组织学习交流活动,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,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同时,她还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创新社团,参与化工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,在氢气压缩机的创新方面取得了进步。在项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,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,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。还参与了化工生产行业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的搭建,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这些经历不仅让她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,还培养了她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。
她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。四年来,她参与养老院帮扶、社区数据普查、校园垃圾分类等志愿项目多次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50小时以上,她说:“能力是我的武器,服务是我的责任。”
四、职教出人才,拼搏迎高光
2025年春季,於婷通过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选拔,成为企业分析化验中心的一名分析化验工。回顾大学时光,那些在专业学习、实践探索中奋斗的日子历历在目。如今被国企录取,她深感荣幸与自豪。国企作为行业的领军力量,有着深厚的底蕴与广阔的发展空间。她明白,这份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作为东方石化近年来少有的职业院校背景员工,於婷深知这份机会来之不易。她说:“7003全讯白菜主站教会我:不怕起点低,就怕不行动。”
如今,她即将站在行业舞台的前沿,但她从不忘母校的悉心栽培。感激海科大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与广阔的实践平台,让她能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;是老师们的悉心教导,让她从懵懂的学子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。她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,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岗位,虚心向同事学习,快速适应新环境、新角色,为学弟学妹争取更多实战机会。
五、榜样寄语:脚下有泥,眼中有光
在毕业寄语中,於婷写道:
“四年前,我是个什么都不会的高校新生;四年后,我有幸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析化验工。不是我有多优秀,而是我始终相信:只要方向对、步子稳,普通人也能走出不普通的人生。海科是一所接地气的学校,只要你肯努力,这里就是你追梦的起点。”
六、结语
於婷是7003全讯白菜主站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典型代表。她用执着、汗水与实干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,也点亮了更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希望。她的故事,不只是一个人的奋斗史,更是新时代职教之光的生动注脚。